就在“大批化妝品未準入境”的消息出爐后不久,化妝品監管“風口”前移的新政已經襲來。
南都記者昨日獲悉,為加強化妝品監管,提高化妝品監管工作主動性和針對性,國家食藥監總局組織開展了化妝品風險監測工作。在總結經驗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該局已在本月9日制定了《化妝品風險監測工作規程》(下稱“規程”)。
生產企業“留樣”或成常態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介紹,依照此次出臺規程,有6大類產品將被重點監測。除了“可能含有潛在危害因素的產品”,“流通范圍廣、消費量大的產品”、“引起化妝品安全事故或受到消費者關注的產品”外,“涉嫌虛假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的產品”、“根據不良反應監測結果顯示具有潛在風險的產品”,以及“技術上無法避免,導致風險物質作為雜質帶入的產品”均將被重點監測。
而基于上述六大類化妝品的監測總結報告,則將直接報送國家食藥監總局。
日化行業資深專家馮建軍對此認為,上述規程的出臺,有助于更好地監管。
“相比食品和藥品,化妝品法規建設一直滯后,歐盟和美國都有相關標準,但國內的標準也相對滯后。另外,管理方面,也有待進一步理順。目前對化妝品的監管處于多頭管理狀態,除了技術監督部門,衛生藥監部門、消協和工商都在管。”馮建軍進一步說。
據其預計,隨著規程等一系列監管新舉措的落地執行,未來化妝品生產企業留樣,以備用做出廠前和出廠后的比對,或成為常態。
廣東將強化質量負責人制度
事實上,由于法規和標準滯后,且多頭管理,近年來化妝品質量問題頻發。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1月9日消息,標示為河北常喜商貿有限公司、濟南雪豹邦仕化妝用具有限公司、大連河原日用化學品有限公司和北京潤生堂化妝品研發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代理(生產)的35批次染發類化妝品不合格。
另外,就在近日公布的未能入境的化妝品中,由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口的18個不同品類的圣羅蘭唇釉、唇膏,2類科顏氏潤唇膏,35個不同品類的蘭蔻唇膏、睫毛膏、眼線筆等產品均因包裝不合格而被依法退貨或者銷毀。
南都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其實在推出上述規程之前,各地為了促使行業升級,已經在采取相關舉措。
在去年12月23日,廣東省化妝品質量提升動員大會上,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監管處處長郭昌茂就已透露,在2017年,以風險評估為基礎,廣東已經實施了全省化妝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頓。
以飛行檢查為例,廣東省食藥監局完成了200余家高風險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飛行檢查,對其中110余家發出責令整改,對39家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予以立案查處。
郭昌茂透露,上述檢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未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落實主體責任,為此,廣東接下來將全面落實并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并強化化妝品質量負責人制度。
(來源:南都,轉載自化妝品行業傳媒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帖)